2005.08.23.文化交流羅明憲爸爸說的話

怎麼當一個領導者?

1.以身作則

2.放下自己

3.寬容



一個領導者要做一個別人願意跟的人,

領導者不一定是最棒的人,

是剛好自己有福報與因緣去服務與成就別人,

並且有機會成長自己。



爸爸剛接大隊長的時候,

跟上人說隊裡有很多師兄比他優秀,

自己還是新人,

可以請更優秀的人來擔任。



上人回答說:「我有沒有說你是最優秀的。」



眼睛不要只看到別人的錯誤,

要看到別人的優點,

要是都只看到別人的錯誤,

有誰會敢親近你呢?



要別人做的事情,

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不然不能要求別人。



不能太嚴格,

要秉持中道;

大原則掌握住,

小原則可以放鬆。



對自己沒有自信怎麼辦?



做自己就好,

展現自己的特性,

不要畫大餅,

因為做不到,

信心會被打擊,

先做好自己伸手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記得不比較不計較,

不模仿別人,

多方面的學習。



過程用心,

結果隨緣。

過程努力過了就好了,

不要去在意結果的呈現,

何必在意他人的評價?

只求過程盡心盡力。



無法相信別人怎麼辦?



相信別人之前是要做功課的,

要先用心觀察、

了解那個人;

用人要知己知彼,

看對方適合什麼,

然後慢慢的給他事情做,

再看對方做的如何;

但是不能對方做錯一次就全部否定,

要再把機會對方試試看,

因為大家都需要機會嘗試,

大家做錯的時候也希望別人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的。



懂得培養一個人,

慢慢放手,

先苦後甘。



要愛一個人,

要把心打開,

不是別人傷你的心,

是自己的心不夠大,

不要看他人的缺點,

用寬容的心才能真誠愛人。



記名字是最好的公關,

最貼心的關懷,

因為人人都想要被尊重。



記住名字表示自己重視對方,

所以要用心記得社員的名字。



從人性的弱點切入,

就能當一個好的領導者。



人都喜歡被讚嘆的,

人也都不喜歡被批評,

所以不能直接,要迂迴。



從優點切入,

讚美優點,

從人的光明面切入,

光明面會掩蓋灰暗面。



戒如何生定,定如何生慧?



守戒就不會受外界所轉,

心就會清境,

自己的慾念會降低;

當自己的慾念降低時,

就能聞風不動,

這就是定。



當有定的時後,

就像靜止的水一樣,

雜質就會漸漸沉澱,

心中會明澈,

不遇境轉,

沒有情緒的起伏,

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就是智慧。



爸爸說了一首偈:



「凡事多思維

切莫急生怒

今日用不上

必定有用時」



做微塵轉大法輪

縮小自己,

做好自己的事情



上人總說「做就對了」,

可是為什麼精舍叫做"靜思"呢?



表示走慈濟路修行要動靜皆宜。



水靜了,

雜質才能沉澱;

但是在做事情的時後,

雜質(自己所犯的錯、無明)會浮起來,

水又變髒了,

所以要靜下來,

雜質才能沉澱,

然後排除它;

如此反覆,

在動與靜之間,

就會變清靜的水,

就是到達成佛的境界。



所以每天都要靜下思考自己,

就算五分鐘也好,

慈濟人不是聖人,

但是慈濟人是會反省自己的人,

每天都要給自己機會反省自己。



時時反觀自照,

很重要,

因為人是很健忘的,

要沉澱下來反省自己,

才要做修行,

日子一天天過,

如果沒有每天反省,

就會忘記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做錯什麼,

自己要修正什麼。



做錯事情的時後要馬上懺悔。



菩薩遊戲人間的意思?



就是無所求。

甘願做,歡喜受。



遊戲--歡喜

這一句話是金剛經的經意,

一切唯心造,

心辛不辛苦其實是自己認定的。



遊戲,

就像是赤子之心,

是單純的心念。



前腳踏,後腳放

是要我們做過了就放下,

但不是放棄或是忘記,

做慈濟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所得」



如何讓別人做慈濟做得很歡喜?



用真誠的心讚歎別人。



一定要真誠,

不真誠人家一聽就聽出來。

真誠讚嘆可以讓人做慈濟做得歡喜。



用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渡人--隨緣佈施。



對錯不定,

是人的認知不同。



能寬容便沒有對錯,

心包太虛,

心中無怨。



什麼叫做對錯呢?

如果一定要去分辨,

煎熬的是自己,

要用愛去寬容。



當看見他人犯錯的時候,

不是去責備他,

不是要有怨;

而是要想自己是否曾經犯同樣的錯誤、

未來自己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年輕人要多看書,

隨時隨地看書,

多看看別人的想法、

看別人的路、

學習他人的優點,

學習人生真理。



什麼書都要看,

最重要是要看懂,

要記起來,

要做筆記,

畫重點。



一本書不是看一次就好,

可以多看幾次,

如果一本書能夠記下一個故事,

終生受用也能夠與人分享,

那麼讀這一本書就值得了。



看完書中的道理以後,

要實踐,

要做出來,

然後與書中的道理印證,

和佛法結合。



從做中去印證一個道理,

才能深入這個道理。



不論遇到好壞,

都是當時的因緣,

隨順因緣不強求,

要安住於當下自己的本分就好,

隨順因緣不是隨波逐流,

隨順因緣要有智慧,

不要破壞因緣;

是等因緣到了,

加上自己的力量去推一把,

要積極創造,

把握因緣。



看清楚自己的人生階段,

才能夠隨順因緣。



不要想該不該結婚,

因為出家在家都是因緣。



在家也能有出家相,

在家渡人比較方便;

只有出家人也無法渡盡所有眾生,

要有在家人做橋樑。



扮演好自己,

清楚自己的心境,

找到自己的真實,

做好自己就好,

不要想像誰一樣。



將心比心,

心就會祥和,

就會寬容。



當惡相惡緣現前,

不要陷入其中,

不要鑽牛角尖,

這樣會在六道輪迴不止,

要轉心念,

跳脫出來。



因緣果報,

種惡因,得惡果,

可是若是沒有緣,

果無法現前,

所以結善緣,

能轉果。



溝通,

首先要先讓對方接納你,

以別人的立場來想。



懺悔就是排毒,

有一天就會清境。



假借四大以為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

(觀罪性空)



犯了錯,

知錯能改就好,

不要執著於那個相,

要放下。



做錯了,

就過了,

過了就算了。



不過這需要學習,

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生命不用急。



沉澱自己,

想清楚,

再做決定。

匆忙決定自己的人生可能會後悔的。



知道方向,

懂的方法去做,

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出來,

人生這樣就夠了。



法喜多分享會教學相長。

教會自己才是智慧。



用憐憫心看天下貪婪眾生,

眾生需要陪伴需要教育。



喜悅來自於希望他人快樂,

痛苦來自於希望自己快樂。



做得很累不要抱怨,

要說感恩,

感恩自己有機會,

能做才有福,

不要在意做多或做少。









--來自慈青夥伴分享的信件

張貼留言

2 留言



  1. 好啊

    這只是慈青夥伴和爸爸的對話而已

    回覆刪除